含油廢水處理-油水分離設(shè)備企業(yè) -闡述
油類物質(zhì)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tài)存在。
(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于100μm,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粒徑大于100微米,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在石油污水中,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80%。
(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于10一100μm之間,懸浮于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于10μm,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呈乳化狀態(tài),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4)溶解油,油類溶解于水中的狀態(tài)。
含油廢水處理-油水分離設(shè)備企業(yè) 主要處理方法
1.上浮法
主要用于隔油池出水的高級處理,去除細小油珠和乳化油。經(jīng)過上浮處理后,出水含油量可降至30毫克/升。其方法是:將適量的空氣通入含油廢水中,形成許多微小氣泡,在氣泡作用下構(gòu)成水、氣、油珠三相非均一體系。在界面張力、氣泡上浮力和靜水壓力差的作用下形成氣-油珠結(jié)合體上浮而實現(xiàn)油水分離。上浮法按氣泡產(chǎn)生的方法,可分為布氣上浮法、溶氣上浮法和電解上浮法三種。
2.布氣上浮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機械剪力將混入水中的氣泡破碎,或?qū)⒖諝庀确稚⒊杉毿馀莺筮M入廢水,進行氣水混合上浮。常用方法有葉輪上浮法、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如擴散板、微孔管、帆布管等)曝氣上浮法。布氣上浮法的優(yōu)點是設(shè)備簡單,管理方便,電耗較低。缺點是氣泡破碎不細,一般不小于1000微米,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此外,采用多孔材料曝氣上浮法,多孔材料容易堵塞,影響運行。
3.溶氣上浮法
是從含過飽和空氣的廢水中析出氣體,產(chǎn)生氣泡以實現(xiàn)上浮。常用的有加壓溶氣上浮法和真空上浮法,前者應(yīng)用較普遍。加壓溶氣上浮法是用水泵將廢水送入溶氣罐加壓到3~5.5千克力/厘米2,同時注入空氣使其在壓力下溶解于廢水。一般溶氣時間為2~4分鐘。然后廢水通過減壓閥進入上浮池。
4.電解上浮法
利用電能在含油廢水中的電解氧化還原效應(yīng),以及由此在電極上產(chǎn)生的微小氣泡的上浮作用來凈化含油廢水。如采用可溶性陽極材料,還可以同時發(fā)生電解混凝作用以凈化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