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市政污水處理氣浮機
氣浮主要用于去除密度與水相近、無法自然沉降又難于自然上浮的懸浮雜質(zhì),具有分離效率高、設備簡單等優(yōu)點。氣浮效果對出水水質(zhì)至關重要,要想得到好的氣浮效果,就必須認清氣浮過程,全面分析能夠引起出水水質(zhì)變化的因素。
1、污水流量
污水流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溶氣氣浮機運行時必須保證每間氣浮池的配水均勻,流量的變化意味著污染物量的變化,需要及時調(diào)整藥劑投加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當污水流量過大時,氣浮池水平流速加快,停留時間縮短,對絮凝體上浮分離不利;流速過大會引起分離區(qū)水流紊動過大而造成泡絮結(jié)合體破碎。當水量過大時應及時調(diào)整出水堰高度以防止污水進入浮渣系統(tǒng)。
2、溶氣水量、回流比及溶氣罐壓力
溶氣水水源渾濁度要低,渾濁度越低,空氣越易溶解;溶氣水量及回流比(溶氣水量/原水量)根據(jù)水質(zhì)情況來定。
溶氣水壓力越高,氧易向水中溶解,壓力范圍為4.0-5.0kg/cm2,溶氣罐壓力的調(diào)節(jié)可通過氣浮溶氣水出水閥來調(diào)整,關緊時壓力上升,松開時壓力下降。若是原水絮體增多,可適當增加回流比,但要兼顧溶氣水的壓力;同時,保證回流泵的正常工作狀態(tài)。
3、絮凝劑及pH值對氣浮效果的影響
一般來說,原水的COD濃度越高,所需投加的藥劑越多;原水懸浮物濃度越高,所需投加的藥劑量越多。對于絮凝的發(fā)生,存在一個投加量,超過此量時,絮凝效果會下降,超過太多則會起相反的保護作用。另外,還需注意藥劑投加的比例和投加順序。
混凝劑(如PAC)在水解過程中可以打破憎水基團,使懸浮物、油脂相互絮結(jié),同時使部分溶解蛋白質(zhì)以小顆粒形式析出。
絮凝劑PAM具有較大的分子量,具有吸附,架橋和聯(lián)結(jié)、卷掃的作用,它使在混凝劑作用下初步形成的小顆粒相互吸附、聯(lián)接,從而形成迅速從水分離出來的大絮體,這樣在PAC、PAM共同的作用下,形成較大的絮體,廢水需事先投加PAC,再投PAM。
現(xiàn)采用的絮凝劑PAM多為酸性絮凝劑,有其適合的pH值。當污水的pH值超過適合pH值時,會引起絮凝體的溶解或破碎,對溶氣氣浮機氣浮分離產(chǎn)生相當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運行過程中,應對進水pH值加以監(jiān)測和控制。
桐城市市政污水處理氣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