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t/h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魯盛環(huán)保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通過格柵除去污水中較大顆粒的漂浮物,經格柵處理的水進入隔油池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的油污后,流入復合人工濕地。本發(fā)明對農村污水中可能產生的油污做了基本的去除,有效緩解后期由于油脂堵塞等原因所導致的污水處理效率低下的問題。本發(fā)明污水處理裝置污水凈化效率高。
隔油池為平流式隔油池。一級人工濕地包括一級人工濕地池和設于所述一級人工濕地池內的垂直隔板,所述垂直隔板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一級人工濕地池的底部,將所述一級人工濕地池分為上行流區(qū)和下行流區(qū);所述上行流區(qū)和下行流區(qū)的內部均分為三層,由下至上依次為底層、中間層和頂層;所述上行流區(qū)和下行流區(qū)的各層均填充有填料,且所述上行流區(qū)的中間層中填料的粒徑比下行流區(qū)的中間層中填料的粒徑大;
上行流區(qū)的側面且不高于所述上行流區(qū)的底層處設有第進水口,所述隔油池和所述一級人工濕地通過所述第進水口連通;所述下行流區(qū)的側面且不高于所述下行流區(qū)的底層處設有出水口,所述一級人工濕地和二級人工濕地通過所述出水口連通。
污水處理裝置中一級人工濕地采用復合垂直流,經隔油池處理的水從第進水口進入上行流區(qū),上行后進入下行流區(qū)下行,然后從下行流區(qū)的出水口進入二級人工濕地,這樣避免了在初步作用下由于管道堵塞,導致人工濕地難以運行。
上行流區(qū)中間層填料使用粒徑較大的填料作為過濾層,下行流區(qū)中間層使用較小一點粒徑的過濾層。利用垂直隔板將區(qū)域分開,每個區(qū)域的濾料相對單一,通過利用兩側不同的區(qū)間使用不同層次的濾料來進行污水處理,使污水可以在避免堵塞情況下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也方便了單個區(qū)域進行檢查和填料的替換。
2.5t/h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主要處理工藝
混凝沉淀法
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質以及木素類有機物,這些懸浮性物質給造紙廢水的治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這些懸浮物經常以膠體的形態(tài)存在于造紙廢水中,通過混凝作用可以有效的對這些高分子膠體類物質進行脫穩(wěn),脫穩(wěn)也是混凝沉淀法中的核心部分,常見的膠體脫穩(wěn)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提高膠體的動能,提高溫度可以加速膠體中的布朗運動,但是在實際的工藝過程中,溫度的提高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溫度提高10℃,其動能只能提高4%左右,并不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另一種方法是減少排斥能,排斥能峰取決于排斥時能與吸引勢能的差值,范德華力很難進行人為的改變,因而吸引時能也基本難以改變;而靜電斥力與膠粒的電荷量有關,電荷量減少時,能夠促進排斥能峰下降,為膠粒聚集提供了可行性。然后再通過工藝進行截留從而實現(xiàn)造紙廢水中顆粒物的去除。其中對于造紙廢水中含有的木素部分,由于其木素具有復雜的網狀結構,在巨大的網狀分子中原子與原子之間主要以共價鍵相聯(lián)。這些相互連接的原子可以與溶劑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溶劑化外殼,分子中的憎水部分則能夠繼續(xù)保留在內部,形成層次分明的木素膠體結構,通過混凝作用,能夠對這些高分子量的木素進行很好的去除
廢水處理工程設計
(1)格柵溝。和調節(jié)池合建。
設計尺寸:L×B×H=8.0m×1.0m×2.9m;結構:鋼砼;數(shù)量:1座。
配套設備:回轉式粗格柵除污機1臺,寬度B=500mm,柵條間隙b=5mm,N=0.55kW,主體部位及齒耙不銹鋼材質;回轉式細格柵除污機1臺,寬度B=800mm,柵條間隙b=1mm,N=1.1kW,主體部位及齒耙不銹鋼材質。
(2)調節(jié)池。底部采用穿孔曝氣管曝氣攪拌。
設計尺寸:L×B×H=21.0m×27.0m×5.5m,有效水深5.0m;結構:鋼砼;水力停留時間:HRT=10.5h;數(shù)量:1座。
配套設備:污水提升泵3臺,兩用一備,型號Q=100m3/h,H=13m,N=7.5kW;鼓風機1臺,Q=12.37m3/min,P=0.06MPa,N=22kW,轉速1400rpm。
(3)混凝反應池和初沉池?;炷磻睾统醭脸睾辖ǎ炷磻氐撞坎捎么┛灼貧夤芷貧鈹嚢?。
混凝反應池設計尺寸:L×B×H=12.0m×2.0m×4.7m,有效水深4.3m;初沉池設計尺寸:Φ×H=16.0m×4.7m,有效水深4.3m;數(shù)量:各1座;結構:鋼砼;混凝反應池水力停留時間:HRT=30min;初沉池表面負荷:q=1.04m3/m2•h。
配套設備:PAC加藥罐1個,PE材質,容積V=6m3;PAM加藥罐1個,PE材質,容積V=2m3;中心傳動懸掛式刮泥機1臺,Φ=16.0m,N=0.55kW;排泥泵2臺,一用一備,Q=50m3/h,H=10m,N=3kW。
(4)水解酸化池。采用復合式水解酸化池的設計形式,設計池體、布水、出水收集裝置、排泥裝置同升流式水解酸化池相同。復合水解酸化池上部是由填料及附著的生物膜組成的填料層,二者的結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反應器的有效容積和微生物量,降低了污泥流失,提高了處理效率和抗沖擊負荷能力。填料層設計高度為2m,位于水下2m至4m。水解酸化池采用底部脈沖布水,通過水力沖刷,保障泥水混合效果及生物膜的生長代謝。
設計尺寸:L×B×H=18.0m×18.0m×8.5m,有效水深8.0m;結構:鋼砼,池內壁FRP防腐;水力停留時間:HRT=12.4h;數(shù)量:1座。
配套設備:脈沖布水器及布水管4套;組合填料648m3,盤片Φ=150mm,高度H=2000mm,片距h=80mm,每片盤重3.5g,絲重1.6g。
(5)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設計有3.5m高度的彈性填料層,池底部采用曝氣器選擇膜片式微孔曝氣器。設計尺寸:L×B×H=19.0m×30.0m×5.5m,有效水深5.0m;結構:鋼砼;水力停留時間:HRT=13.6h;數(shù)量:1座。
廢水處理工藝
預處理系統(tǒng):調節(jié)池及混凝氣浮池主要起穩(wěn)定水質水量、并去除或降低廢水中影響后續(xù)生化處理的有機及無機物質。由于廢水進水水質中pH值較低,屬酸性廢水,且油類含量較高,這里采用加堿中和一混凝氣浮法。
生化處理系統(tǒng):SBR池,主要起去除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質的作用。為增強生化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以及抗沖擊能力,采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一PAcT(投料式活性污泥法)。在曝氣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能夠去除生化法不能去除的某些溶解性有機物,提高對COD和BOD,的去除率。污泥處置采用污泥濃縮一機械脫水的方法。濃縮池上清液入調節(jié)池再行處理,泥餅外運作進一步的妥善處置。
水再生飼料技術方案:集中收集衛(wèi)生、新鮮的城市餐飲廢水,首先將其作脫水、脫油處理,然后對固態(tài)成分進行干燥滅菌,再通過機械加工,生產出固體飼料。
脫水脫油:餐飲廢水基本由固態(tài)和液態(tài)成分構成。在這種工藝中固、液分離采用的是自然沉淀法或機械過濾法。餐飲廢水脫水、脫油采用較簡單的自然沉淀法,即利用液體的自身重量以及流動性的特點,使用過濾網來實現(xiàn)固體和液體的分離。為提高過濾效率可考慮采用分層濾水,濾網網格由大到小。
分撿:經脫水、脫油后餐飲廢水中還混有一些牲畜不可食用的雜質,比如木筷、塑料制品、金屬、紙張等,必須在加工前去除。分撿系統(tǒng)主要是利用物質的比重、體積和磁性,采用重復機械化及磁選等連續(xù)性分選(對特殊物質,適當輔以磁選、風力分選、人工分撿),將雜質分離出來。
干燥:這里選擇微波加熱干燥方法。該法的優(yōu)點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加熱效果,加熱均勻,在較低的溫度下就能殺死細菌。且不會產生廢水、廢氣、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