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在“2021(第九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上,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國家環(huán)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王凱軍以當下“碳中和、碳達峰”的時代背景,從有機固廢處理與“碳中和”的關系、碳核算方法、處理工藝及減排潛力四個方面深入分析有機固廢處理行業(yè)對碳減排的貢獻。

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國家環(huán)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 王凱軍
有機固廢處理與“碳中和”
我們首先回顧幾個時間點:1997年,各國簽訂了《京都議定書》,在國家層面首次設定減排目標;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第一次統(tǒng)一設定溫室氣體排放限額;2015年12月,各國簽訂首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面氣候變化協(xié)議《巴黎協(xié)定》,但未能有效執(zhí)行;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提出:“3060”的目標;2021年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在1997年第一次提出減排時,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排在全球第三位,約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時,我國已經上升到100億級,成為排放第一大國。當時我國和國際上爭論最多的是“人類共享生存權和發(fā)展權,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也因此為我國爭取到很大的時間緩沖。2020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到了14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把其他國家遠遠甩下,第二到第四位排放量相加依然趕不上我國。
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3060”時選擇了非常恰當的時間點,打了一張先手牌。我國在當時緊張的疫情下,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下,在激烈的中美貿易戰(zhàn)背景下,仍然主動提出“3060”的目標。此外,我們在爭取了20年的發(fā)展時間后,確實面臨發(fā)展方式和產業(yè)轉型的問題,否則下一步會有貿易壁壘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壓力。比如歐洲的“碳關稅”一旦實施,對我國出口貿易會產生嚴重影響。
在固廢方面,從CDM(清潔發(fā)展機制)到我國開始實施的碳交易,CCER(國家核證資源減排量),在工業(yè)、農業(yè)及城市固廢領域,垃圾焚燒、填埋氣、畜禽糞便等的相關方法學已經公布,但在新興的餐廚垃圾、廚余垃圾等有機固廢領域,尚無相關方法學。
我國CCER碳交易市場發(fā)展歷程
在2009年前后,我國便開始籌備CDM項目開發(fā)及碳交易,由此也成為風電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但到2013年之后,為限制中國和印度兩個大戶,歐盟碳交易市場(EU-ETS)不再接受來自中國的新注冊CDM項目。于是,我國先后在8個試點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今年年初,隨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發(fā)布,全國的交易市場開放。近日,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生態(tài)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具有生態(tài)、社會等多種效益的林業(yè)、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領域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兩份文件對于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在CDM項目階段(2005-2012),我國共注冊3861個CDM項目,占全世界46%,并在2013年前后達到峰值,我國也在此階段獲取了不少國際上的資金。
在碳交易試點階段(2013-2020),初期著重推動風電和水電項目,隨后增加光伏和沼氣項目,接著進一步補充了農業(yè)沼氣、碳匯造林等,項目申請數量大。此階段發(fā)布的CCER審定項目近3000項。自2017年發(fā)改委叫停后,在國內實施的CCER項目非常有限。
在眾多項目中,固廢相關的項目占比約18%,包括甲烷回收(7.0%)、生物質利用(5.7%)、垃圾焚燒(3.9%)、填埋氣回收(1.2%)。對于有機固廢行業(yè),減排量占10%左右,是非常可觀的比例。
我國的碳交易市場設立初期,企業(yè)只有5%的交易限額,之后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未明確提及具體限額。中央辦公廳9月12日印發(fā)的《意見》旨在發(fā)揮市場機制,推進多元化補償。
固廢處理行業(yè)的碳核算方法
CDM項目的開發(fā)流程與CCER基本相似,只是部分環(huán)節(jié)審批的主體不同。CDM方法學設計主要包括:適用條件的確定、額外性評價與論證、基準線的方法學,檢測方法學,在CCER方法學中是一樣的。我國已經發(fā)布的200個CCER文件,其中有174個是從CDM直接轉化的,這兩個方法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適用條件的確定
以秸稈發(fā)電為例,邊界條件往往被詳細列出,堆放、運輸,包括整個電網的情況,都會影響最終減排量的計算。不同的項目會有不同的設計邊界條件,有些項目甚至十幾條的邊界條件。
項目的額外性
額外性是指CDM項目活動所帶來的減排量相對于基準線是額外的,即這種項目及其減排量在沒有外來CDM支持情況下,存在具體財務效益指標、融資渠道、技術風險、市場普及和資源條件方面的障礙因素,靠國內條件難以實現(xiàn)。
簡單來講,某項目如果沒有CDM,沒有政策的支持難以實現(xiàn)。比如,如東生物質項目是我國第一個規(guī)?;镔|利用示范項目,為引進鍋爐設備額外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且該項目比煤的單位能耗的成本高,具有CDM項目所要求的經濟額外性。此外還有政策額外性、技術額外性,都是需要考慮的。
減排量計算
減排量計算公式:減排量=基準線排放量-項目排放量-泄露量
其中,泄露量指項目本身的能耗。例如,廚余垃圾在制定方法學后,要考慮運輸的能耗、沼渣焚燒時添加的輔助燃料,都屬于泄露量。而是否考慮生命周期的影響,比較復雜,可能存在不同行業(yè)重復計算的問題。此外,每一個項目應按照要求設定監(jiān)測系統(tǒng),之前規(guī)定由第三方核查,下一步由哪一機構核查尚未確定。
上面提到在200個CCER方法學中,174個由CDM轉化,另有26個新開發(fā)的方法學。一般來講,需要行業(yè)龍頭和第三方機構聯(lián)合開發(fā),才能建立新的方法學。對于有機固廢行業(yè),目前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尚存方法學缺口,特別是沼渣農用方法學的制定具有很大難度,因為沼渣農用替代化肥,而每種化肥的成本、能耗都不一樣,計算起來非常困難,而這對行業(yè)又有深遠的影響。
有機固廢行業(yè)前期的開發(fā)工作非常重要。在細分領域,規(guī)模小的項目,前期的開發(fā)、手續(xù)包括監(jiān)測投入較大。有些小型項目無法推進是因為其收益難以覆蓋成本。
山東民和雞糞沼氣發(fā)電項目,之前獲取CDM認證,最近與北京中碳合作開發(fā)沼氣制取天然氣的方法,并已經提交。此項目每年產生8萬噸溫室氣體減排量,該減排量通過國際第三方核查機構核證及聯(lián)合國簽發(fā)后,通過世界銀行進行碳交易并持續(xù)6年,每年可獲得700萬元碳減排收益,成為發(fā)電工程的主要利潤來源,占比80%-90%。碳交易的收益大幅提高了整體項目的盈利性。因此,碳減排對于有機固廢行業(y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餐廚垃圾和廚余垃圾,從好氧工藝和厭氧工藝來說,經過碳核算,如果不計算替代化肥的部分,好氧堆肥工藝的凈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正值,而厭氧發(fā)酵是負值,是碳匯。
以濟陽餐廚項目為例,餐廚垃圾采用厭氧工藝,通過提油、產沼獲得收益,餐廚垃圾工藝流程的凈碳減排量約200kgCO2e/t。餐廚垃圾的厭氧處理工藝本身是負碳,但如果算上運輸過程,就是泄露量的增加,凈減排量會大打折扣。餐廚垃圾處理工藝中,粗油提取的減排量占比很高,而廚余垃圾處理沒有提油工藝,加之運輸過程,需要精細核算廚余到底屬于負碳行業(yè)還是正碳行業(yè),這個問題需要仔細思考。
此外,技術方案的改進可以貢獻更多負碳。廚余垃圾和餐廚垃圾處理中分離的輕物質,其中有一半需要外運至垃圾焚燒廠。這部分多是纖維、塑料等,如果通過熱解技術替代輔助燃料,可以減少外運帶來的碳排放。最重要的是共同開發(fā)沼渣、沼液回用的方法學,會使有機固廢行業(yè)有更大的潛力。
有機固廢減排潛力分析
根據我們關于工業(yè)廢水、農業(yè)廢棄物和城市廢棄物產沼的研究工作(非最終數據)。工業(yè)廢水產沼氣潛力在2030年、2060年可達430億m³和570億m³,農業(yè)廢棄物產沼潛力在2030年和2060年分可別到1130億m³和1300億m³,城市廢棄物產沼潛力在這兩個時間分別為290億m³和340億m³。根據工農業(yè)及城市的有機物資源量估算,我國的產沼潛力從目前的500億m³可達2000億m³左右,整體對碳減排的貢獻接近1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屆時,這10億噸的減排潛力可占我國總排放量的5%-10%,也是很可觀的比例,有機固廢行業(yè)將為實現(xiàn)“碳中和”貢獻巨大力量,也是令人期待的行業(yè)。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在工業(yè)方面,厭氧消化是減污降碳和資源回收的核心技術手段;城市方面,是循環(huán)經濟,生態(tài)文明城市的有效措施;在農業(yè)上,是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村生活質量的有力抓手。因此,大力推動碳減排、發(fā)展厭氧技術是貫徹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注:原文有刪改)
原標題:王凱軍:有機固廢處理行業(yè)的碳減排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