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發(fā)布,騰訊承諾:不晚于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部碳中和。同時,不晚于2030年,實現100%綠色電力。為此,騰訊將遵循“減排和綠色電力優(yōu)先,抵消為輔”的原則,采取節(jié)能提效、可再生能源、碳抵消三大重點行動。
去年12月,《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動報告》表示: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協同上下游價值鏈實現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降低50%。在實現碳中和的大方向上,阿里采取的措施與騰訊相近,也是從上述三方面著手。
不過,因為線下電商業(yè)務眾多,阿里制定的目標相對緩和一些,為此還專門制定了方案,將從加快物流系統的電氣化、門店改造等著手,推進線下的碳減排工作。
同樣以電商業(yè)務為主的京東,早于2020年公布“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未來十年長期目標”時就提到:到2030年,京東的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減少50%。前不久,京東的“亞洲一號”西安智能產業(yè)園還被評為“零碳”物流園區(qū)。
相比之下,以線上業(yè)務為主的百度,實現碳中和的路徑明顯要更多,且更直接。去年6月,《百度碳中和全景圖》正式公布,百度表示將在數據中心、辦公樓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供應鏈六方面努力,到2030年實現集團運營層面的碳中和目標。
……
基于此,“碳中和”一詞還被評為2022年互聯網十大關鍵詞之一,甚至還將是未來十年的熱門主題。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這些互聯網科技企業(yè)來說,碳中和可不僅僅是社會責任,這背后還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騰訊碳中和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騰訊看好碳減排的未來,且已經在準備探索數字碳中和應用及其他低碳技術。
具體措施方面,騰訊早在2019年就發(fā)布了“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試圖將能源服務與物聯網、大數據、AI等技術糅合在一起。阿里云也在今年的新品發(fā)布會上,推出了首個碳管理產品“能耗寶”,面向企業(yè),幫助其做好碳排放的全鏈路管理。
可以確定的是,在碳中和的浪潮中,互聯網大廠均已做好了方案。根據相關機構預測,我國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在2020-2025年間需要累計投資近100萬億元資金,除去可再生能源、節(jié)能降碳等硬件設施投入外,平臺、系統、智慧網絡等配套無疑也會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
當前,我國的整個“碳中和”行業(yè)仍處于早期階段,發(fā)展前景還沒有完全打開。因此,想要如期實現“雙碳”目標,能源及各類產業(yè)結構都要進行全方位變革,覆蓋面廣且時間長。互聯網大廠紛紛選擇在此時入局,不外乎是為了能搶先抓住這一時代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huán)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huán)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huán)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huán)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huán)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