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谷研實業(y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原核細胞的表達特點
同所有的生命過程一樣,外源基因在原核細胞中的表達包括兩個主要過程:即DNA轉錄成mRNA和mRNA翻譯成蛋白質。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的表達有以下特點:
(1)原核生物只有一種RNA聚合酶(真核細胞有三種)識別原核細胞的啟動子,催化所有RNA的合成。
(2)原核生物的表達是以操縱子為單位的。操縱子是數個相關的結構基因及其調控區(qū)的結合,是一個基因表達的協(xié)同單位。調控區(qū)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操縱子(operator)、啟動子(promotor)及其他有調控功能的部位。
(3)由于原核生物無核膜,所以轉錄與翻譯是耦聯的,也是連續(xù)進行的。原核生物染色體DNA是裸露的環(huán)形DNA,轉錄成mRNA后,可直接在胞漿中與核糖體結合翻譯形成蛋白質。在翻譯過程中,mRNA可與一定數目的核糖體結合形成多核糖體(polyribosome)。兩個核糖體之間有一定長度的間隔,為裸露的mRNA。每個核糖體可獨立完成一條肽鏈的合成,即這種多核糖體可以同時在一條mRNA鏈上合成多條肽鏈,大大提高了翻譯效率。
在雙鏈DNA分子中,只有一條鏈轉錄成mRNA,這條鏈稱為有意義鏈(sensestrand),該基因的另一條鏈則稱反意義鏈(antisensestrand)。在含有許多基因的DNA雙鏈中,每個基因的有意義鏈并不是在同一條DNA鏈上。也就是說,一條鏈上既具有某些基因的有意義鏈,也含有另外一些基因的反意義鏈。由于RNA聚合酶是沿著DNA鏈的3′→5′方向移動,DNA鏈與合成的RNA鏈有反平行關系,所以RNA鏈的合成方向是5′→3′,mRNA上的信息的閱讀是從多核苷酸鏈5′末端向3′末端進行。從轉錄和翻譯的方向也可看出,在原核生物細胞內當mRNA的合成還沒有完成時,蛋白質或多肽的翻譯就已經開始了。
(4)原核基因一般不含有內含子(intron),在原核細胞中缺乏真核細胞的轉錄后加工系統(tǒng)。因此當克隆的含有內含子的真核基因在原核細胞中轉錄成mRNA前體后,其中內含子部分不能被切除。
(5)原核生物基因的控制主要在轉錄水平,這種控制要比對基因產物的直接控制要慢。對RNA合成的控制有兩種方式,一是起始控制(啟動子控制),二是終止控制(弱化子控制)。
(6)在大腸桿菌mRNA的核糖體結合位點上,含有一個轉譯起始密碼子以及與16S核糖體RNA3′末端堿基互補的序列,即SD序列,而真核基因則缺乏此序列。
從上述特點可以看到,欲將外源基因在原核細胞中表達,必須考慮表達載體、外源基因的性質、原核細胞的啟動子和S-D序列、閱讀框及宿主菌調控系統(tǒng)等基本條件,也就是說必須滿足以下條件:①通過表達載體將外源基因導入宿主菌,并指導宿主菌的酶系統(tǒng)合成外源蛋白;②外源基因不能帶有間隔順序(內含子),因而必須用cDNA或全化學合成基因,而不能用基因組DNA(genomicDNA);③必須利用原核細胞的強啟動子和S-D序列等調控元件控制外源基因的表達;④外源基因與表達載體連接后,必須形成正確的開放閱讀框(openreadingframe);⑤利用宿主菌的調控系統(tǒng)調節(jié)外源基因的表達,防止外源基因的表達產物對宿主菌的毒害。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