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環(huán)保在線!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廣受歡迎的免費學術論文下載 Sci-Hub,可能終結學術付費時代,學術論文的開放性獲取模式將成為必然。
Sci-Hub 自 2011 年由哈佛大學畢業(yè)生亞歷山大•艾爾巴科揚(Alexandra Elbakyan)建立以來,便一直飽受爭議。一方面,直到 2014 年,仍有 76% 的學術文獻有著付費的門檻限制,因此,Sci-Hub 在科學界和學術界受到部分人士贊譽。另一方面,Sci-Hub 也受到一些出版商的譴責,因為它允許人們通過獲取泄露的教育機構認證證書來代理訪問,繞過付費。
2015 年,zui大的科學出版社商之一荷蘭的 Elsevier 在美國提起指控 Sci-Hub 侵犯學術文獻著作權的訴訟,判決結果導致其原有域名 Sci-Hub.org 無法訪問。但這項禁令并未對 Sci-Hub 的使用造成影響,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轉向 Sci-Hub。希默斯坦因稱“這些法律層面的挑戰(zhàn)更多地是為 Sci-Hub 打了免費的廣告,它不會被停止。”
出版商對學術文獻的保護措施越嚴,這些文獻被合法獲取的難度越大,這將促使人們去使用 Sci-Hub。在 Sci-Hub ,與 Google 的搜索引擎一樣,只要知道學術文章的 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數(shù)字對象*標識符)或標題,就能輕易地找到全文并下載。
除了免費的優(yōu)勢以外,文獻覆蓋范圍的廣泛全面也是其特色,從幾十年前發(fā)表的物理實驗到生物技術的突破皆能搜索到。維基百科顯示,Sci-Hub 提供超過 6200 萬的學術論文和文獻下載。2017 年 3 月 19 日,Sci-Hub 在 Twitter 賬戶上發(fā)布了其數(shù)據(jù)庫中收藏的所有文獻的目錄文件,文件大小達 55.6 兆。而 Himmelstein 團隊發(fā)布在開放獲取期刊《PeerJ》預印本上的研究顯示,以基于 DOI 的數(shù)據(jù)庫 CrossRef 為基礎,Sci-Hub 的數(shù)據(jù)庫包括了 8160 萬篇免費文獻。
Sci-Hub 的推特截圖。
希默斯坦因在接受《Science》雜志采訪時稱,Sci-Hub 數(shù)據(jù)庫里囊括了 69% 的學術期刊全文。他表示,“剩下的 31% 期刊論文只是因為他們不再 Sci-Hub 里,并不意味 Sci-Hub 不能為你提供這些論文。我們預計,Sci-Hub 能滿足 99% 的論文需求,這表明 Sci-Hub 不包含的這 31% 是人們并不想獲取的。
有趣的是,Sci-Hub 還優(yōu)先覆蓋非開放性獲取的期刊和高影響因子的期刊,數(shù)據(jù)顯示,非開放性獲取期刊的覆蓋率達 85.2%。一些出版商的期刊覆蓋率也通常較高,如 Elsevier 達到 77%,美國獨立學術出版商 Wiley 達 73%。不同學科領域的文章覆蓋率也大有不同,化學學科覆蓋率zui高,達 93%,計算機科學zui低,覆蓋率僅為 76%。“當然,這個數(shù)據(jù)跟所在學科的期刊數(shù)量也有關系。”希默斯坦因說。
種種優(yōu)勢為 Sci-Hub 帶來了大量用戶,服務器的日志數(shù)據(jù)顯示,不僅有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用戶,還有美國和歐洲高校的用戶,而來自葡萄牙、伊朗、突尼斯和希臘的用戶使用率zui高。
Sci-Hub 的用戶分布。
科學雜志 圖 希默斯坦因認為,高價的付費期刊嚴重阻礙了科技的發(fā)展,期刊付費訂閱模式的失敗不可避免,開放性獲取成為必然。早在 2012 年,PeerJ 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兼物理學家 Peter Binfield 就對付費期刊有所擔憂,依賴于讀者?付費的期刊可能在未來十年左右就會消失。丹尼爾團隊的這項研究,則希望期刊文章的開放性獲取模式盡早到來。“或許幾十年后,會有超過 50% 的新發(fā)表期刊文章免費向公眾開放。”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chǎn)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