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環(huán)保在線! 登錄| 免費注冊| 產(chǎn)品展廳| 收藏商鋪|
生物通報道: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完成一種真核生物,或者說復雜生物中的半人工合成染色體,這標志著真核生物大規(guī)?;蚪M工程又進了一大步,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公布在昨天出版的Nature雜志上。
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簡單而言就是以人工手段制造生物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生物學通過解剖生命體以研究其內(nèi)在構造的辦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方向*是相反的,它是從zui基本的要素開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與基因工程把一個物種的基因延續(xù)、改變并轉移至另一物種的作法不同,合成生物學的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生物系統(tǒng)(artificial biosystem),讓它們像電路一樣運行。
這一學科之所以被譽為第四次科技浪潮中的*,在于它可將impossible變成every thing is possible,合成生物學的zui高境界是靈活設計和改造生命,重塑生命體。這門學科真正進入大眾視野,是緣自2010年*人造單細胞生物“辛西婭”(Synthia)的誕生,這一發(fā)現(xiàn)也入選了2010年Science科學突破。
在這篇文章中,據(jù)報道,研究人員通過對酵母兩個染色體片段進行改造,刪去了其中重復的部分基因序列,并添加一些人工合成的基因序列,經(jīng)人工改造的基因序列約占整個酵母基因組的1%。經(jīng)過改造的酵母目前仍能正常存活,未出現(xiàn)明顯異常。
之前的人造單細胞生物“辛西婭”是細菌的合成生物學成果,而這一成果中采用了酵母,是更的真核生物。而且這項研究中的一個亮點就是研究人員在人工基因組中設計了一種“混雜”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可通過激活相應的酶來開啟,系統(tǒng)開啟后可以刪除某些基因或重新安排基因序列,酵母亦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異。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得到不同屬性的酵母,比如生長率、對藥物敏感程度、溫度敏感性都不同的酵母,可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
目前這一研究組聚集了許多本科生進行酵母基因組構建工作,這一研究組成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的酵母菌生物學家Jef Boeke表示,歡迎來自中國的學生,以及科研人員加入他們的團隊。
合成生物學近期獲得了不少成果,比如zui近來自耶魯大學,New England BioLabs公司的研究組成功完成了對細菌中蛋白質(zhì)合成機制進行遺傳學改造的研究,并將這一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這是合成生物學研究中一項重要進展,也將為未來疾病治療提供可新思路。
(生物通:萬紋)
原文檢索:
Dymond, J. S. et al. Nature doi:10.1038/nature10403
Synthetic chromosome arms function in yeast and generate phenotypic diversity by design
來源:生物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nèi)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chǎn)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zhì)及產(chǎn)品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