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制成聚合物納米纖維反應器
美國研究人員已開發(fā)出一種僅用大約1000個分子即可進行化學反應的新型化學合成方法,該新系統(tǒng)利用的是聚合物納米纖維相互交織后所產生的微弱的化學反應,該方法已被證明可用于新型藥物和工業(yè)原料的快速篩選。
研究人員稱,這種新工藝還可用于對新的蛋白或DNA識別標簽進行高通量測試,以改進目前用于測序的蛋白或DNA識別標簽;或用于檢測罕見的生物分子,如癌癥或其他疾病早期階段的微量蛋白特性。
目前,研究人員一般使用微流體系統(tǒng)來進行小規(guī)模的化學反應,即在一個芯片上通過由微型管路和泵組成的網絡來傳遞化學物質。而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化學家帕維爾·安禎貝切爾開發(fā)的這個新系統(tǒng)則*不同,反應在懸浮于干燥的聚合物納米纖維中進行,且只在纖維相遇時才會相互發(fā)生反應。
研究人員使用靜電技術研制出了這個纖維反應器。他們將液體聚氨酯裝入配有細針的注射器,在針尖處形成一個微小的液滴,然后給針尖施加電壓。電荷相斥驅動液滴形成細長的聚合物纖維,每條的直徑約在100納米至300納米之間。研究人員認為,利用含有少量反應物的聚氨酯溶液所產生的靜電,就可編制出一個液態(tài)纖維網,這樣就創(chuàng)建出了反應器。經向的纖維包含一種反應物,緯向的纖維則包含另一種反應物。當施以微熱使這些纖維融合時,結合處的化學物質就混合在一起發(fā)生反應。通過熒光成像和質譜等各種方法,這些生成物就可被鑒別出來。
在zui近一期《自然·化學》雜志上,研究人員介紹了利用該微型反應器對4種不同反應所做的測試。這些反應只發(fā)生在具有zepto-mole(10的負21次方摩爾)量級的大約1000個分子間。其中兩種反應可用來測試與熒光染料分子相關的方法,這些分子只在經向與緯向相互交織的線上碰到相似的目標分子時才會發(fā)光。安禎貝切爾的研究領域之一便是開發(fā)可檢測特定蛋白片段或DNA堿基的染料,目前他正在開發(fā)attoliter(一萬億分之一升)級的反應器纖維,以對這些染料進行高通量篩選。該系統(tǒng)加以改進后就可使用非常小的樣本來研究數(shù)千個蛋白的相互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纖維反應器的zui大優(yōu)勢在于比其他技術費用低廉,低反應量在測試那些目前尚未知曉的物質之間的新反應時也具有優(yōu)勢。更重要的是,反應和生成物于纖維內,它們不會蒸發(fā)和泄露,因而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