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濰坊康達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加藥裝置,氣浮機,次氯酸鈉發(fā)生器,投加器 |

![]() |
濰坊康達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加藥裝置,氣浮機,次氯酸鈉發(fā)生器,投加器 |
參考價 | 面議 |
聯(lián)系方式:郭濤查看聯(lián)系方式
更新時間:2017-09-04 12:59:40瀏覽次數(shù):1072
聯(lián)系我們時請說明是環(huán)保在線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濰坊康達環(huán)保車間內景圖
Only those who have the patience to do simple things perfectly ever acquire the skill to do difficult things easily.
只有有耐心圓滿完成簡單工作的人,才能夠輕而易舉的完成困難的事。 -Friedrich Schiller(德國劇作家詩人席勒)
The improvement of employee 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Is the source of business success IBM
員工能力與責任的提高,是企業(yè)成功之源。
江蘇省無錫市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全自動
濰坊康達環(huán)保【適用范圍】
WSZ型地埋式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適用于生活小區(qū)、旅游景點、賓館、療養(yǎng)院、學校、礦山、工廠等醫(yī)院污水處理及類似的工業(yè)污水處理。
濰坊康達環(huán)保【工作原理】
WSZ型地埋式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利用活性污泥法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設備工作原理:利用好氧菌自身的生命活動,在污水中,微生物形成的生物絮凝體使懸浮狀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失穩(wěn)絮凝,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降解有機物,使水中的BOD、COD大幅下降。
濰坊康達環(huán)保【設備結構】
由一體多元化玻璃鋼預制構件組合而成。裝置內配有水下曝氣、水流推動雙功能曝氣機。處理污水時,污水從裝置頂部流入曝氣區(qū),曝氣機水下曝氣并推流攪動污水,進入的污水很快與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zui大限度地適應進水水質的變化。曝氣機通過水流推動和水下曝氣雙重功能,使曝氣區(qū)污水有規(guī)律地循環(huán)流動,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迅速提高。由于污水在曝氣區(qū)不斷循環(huán)流動,區(qū)內各點水質比較均勻,微生物的數(shù)量、性質基本相同,因此曝氣區(qū)各部分的工作情況幾乎*。這就把整個生化反應控制在良好的同一條件下。有機物被微生物逐步降解,污水得到凈化。
濰坊康達環(huán)保【設備特點】
WSZ型地埋式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具有以下顯著的特點:
1、結構合理緊湊,可埋入地表下,有利保溫,在寒冷的冬季(-30 ℃)仍可正常運行,適應中國南北廣闊的氣候環(huán)境;亦可安置在水塘中,借用地形融入周圍環(huán)境,減少占地面積。無污染,無噪聲,無異味,減少二次污染
2、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機動靈活,可單個使用,也可多個聯(lián)合使用。因此適合在居民小區(qū)、旅游景點、賓館、別墅、營房、學校等生活聚集區(qū)就近安裝,不用大量鋪設收集污水的管道網(wǎng)絡。如果水量較大,也可以成組布置,集中處理,建成小型污水處理廠(站);
3、該裝置是由工廠生產玻璃鋼預制構件,現(xiàn)場拼接組合而成,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4、全自動控制,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管理費用小,不需人員管理
5、無污泥回流、噪聲低,無異味
6、重量輕巧,易于運輸,方便安裝,耐腐蝕,使用壽命長
7、凈化效率高,BOD去除率在80%~90%,出水各項指標達到國jia《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的二級或一級(B)標準,可達標排放。目前客戶多要求進一步配套,作臭氧強氧化深度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huán)境用水水質標準》(GB/T 18921—2002)標準,再生利用。
8、設備埋于地下且出水效果好,地表綠化率可達90%以上,可將污水處理工程布置成景觀。若使用耐寒喜水的特殊標志性樹種或草坪,形成溪流、噴泉、水塘、魚池融為一體的水處理景觀,化污濁為清泉,既治理了污水又美化了環(huán)境,滿足人們依山傍水而居的愿望。
江蘇省無錫市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全自動
濰坊康達環(huán)保適用范圍
產品簡介:
WSZ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該設備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yè)有機污水的處理,主要處理手段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總共由六部分組成: (1)*生化池 ,為使*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池內采用間隙曝氣。*生化池的填料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高度為2.0米。這種填料具有不易堵塞、重量輕、比表面積大,處理效果穩(wěn)定等優(yōu)點,并且易于檢修和更換,停留時間為≥3.5小時。
(2)O級生化池 A/O生化池的填料采用池內設置柱狀生物載體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為一般生物填料的16~20倍(同單位體積),因此池內保持較高的生物量,達到高速去除有機污染物的目的。曝氣設備采用鼓風機及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jié)約了運行費用。停留時間≥7小時,氣水比在12:1左右。
(3)沉淀池 污水經(jīng)O級生化池處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生物膜脫落),為了使出水SS達到排放標準,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來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設置1座,表面負荷為1.0m3/m2·hr。沉淀池污泥采采用氣提設備提至污泥池,同時可根據(jù)實際水質情況將污泥部分提至*生化池進行污泥回流,增加O級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提高去除效率。
(4)消毒池 消毒池接觸時間為30分鐘。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投加量為4-6mg/L。經(jīng)過生化、沉淀后的處理水再進行消毒處理。
(5)污泥池 污泥池有效容積8m3,沉淀池污泥用空氣提升至污泥池進行常溫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清理方法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
(6)風機房、風機 風機設在風機房內,設有消聲器,因此運行時噪聲符合環(huán)保要求。
★、生物載體填料
主要特點如下:
(1)、用優(yōu)質的聚烯類各聚酰胺中的幾種耐腐、耐溫、耐老化的優(yōu)質品種為材料,混合以親水、吸附、抗熱氧等助劑,長時間浸泡在廢水中不會降解,也不會有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質溶出,優(yōu)于采用其它諸如聚氯乙烯等材質。
(2)、采用特殊的拉絲,絲條制毛工藝,將絲條插固于耐腐的中心繩上,制成了懸掛式立體彈性填料單體,填料在有效區(qū)域內能立體*均勻舒展?jié)M布,使水、氣、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觸交換,生物膜不僅能均勻地著床于每一絲條上,保持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空隙可變性,而且能在運行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大的比表面積,又能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
(3)、高的比表面積,普通微生物填料比表面積為90-180 m2/m3,生物載體填料單面的比表面積可達320 m2/m3,雙面比表面積高達640m2/m3,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則單位容積內生物量就高,可以達到水力停留時間短的目的。
(4)、微生物的高活性。在填料的表面生長的微生物膜由于填料流化碰撞、曝氣沖刷使微生物處于高活性的對數(shù)增*,處理效率高。
(5)、填料為懸掛型,更換方便,使用壽命長達10年以上。
(6)、填料內部生長厭氧菌,產生反硝化作用,可以脫氮;外部生長好氧菌,進行好氧分解有機物。所以同步存在著硝化與反硝化作用。
★、微孔曝氣器
(1)、使用壽命長,維護方便,由于采用優(yōu)質的ABS塑料及鋼玉為制作材料,具有使用壽命長的優(yōu)點,而且結構為半圓形式結構,曝氣均勻。
(2)、曝氣器為骨架為空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浮力小,振動小,無需特殊固定,安裝方便。
(3)、氧轉移效率高,我廠開發(fā)的曝氣器彌補了一般曝氣器在使用中容易老化、堵塞、使用壽命低的缺點,其氣泡小,結構為四周微孔均勻出氣,通氣量高,壓力損失小,氧轉移效率高。
操作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1、要觀察二沉池水流流態(tài),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2、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根據(jù)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氯晶片等),二沉池來水經(jīng)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
3、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tǒng)即可進入自動運行?,F(xiàn)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tài),由于電氣操作控制柜是利用PLC自動控制程序,在設備
4、出廠前就已經(jīng)加以了程序編制(一般每班各切換一次),運行時不必另行設置;使用方應不定期對出水水質按照環(huán)保排放要求進行檢測,以保證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正常運行。
Responsibilities gravitate to the person who can shoulder them.
-- Elbert Hubbard
責任趨向於有能力擔當?shù)娜?
The quality of a life is determined by its activities.——Aristotle
生命的質量決定于它的活動。——亞里土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