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廢水處理設備解決方案
哈爾濱廢水處理設備解決方案
一、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調試
1、生化處理系統(tǒng)工藝調試
工藝調試是污水處理站投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是發(fā)現并解決設備、設施、控制、工藝等方面的問題,使污水處理設施能投入到正常運行;2.是實現工藝設計目標,即出水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3.是確定符合實際進水水量和水質的各項控制參數,在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運行成本。
調試的主要內容有:*、帶負荷試車,解決影響連續(xù)運行的各種問題,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第二、生物膜培養(yǎng)和馴化,主要是積累處理所需微生物的量并使生物膜適應現有的水質;第三、確定符合實際進水水質水量的工藝控制參數,在確保出水水質達標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能耗。
2、帶負荷試車
在確定以上各步工作準備到位的情況下,聽從指揮安排,逐步開啟水處理設備、管道中間的所有閥門和其他關聯的附件,操作過程要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guī)程(在調試期間可按相關操作規(guī)程和現場調試指令執(zhí)行,調試結束后進一步完善所有各項操作規(guī)程),各專業(yè)人員要適時觀察和檢查各處理單元及設備的運行情況,按工藝流程順序啟動其它設備。
3、主要水處理單元生物膜的培養(yǎng)
本水處理系統(tǒng)中的是該系統(tǒng)的主要處理單元,必須對水處理單元進行生物膜的培養(yǎng)才能保證整個工藝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即要在缺氧池、接觸氧化池內實現活性污泥的掛膜,形成生物膜,具體視現場情況(一般以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來確定)確定。
a、生物池內*次作為原基菌水質應該采取生活污水和同類污泥菌進行馴化,調節(jié)PH值(6—9),即污泥澎脹活性后進行掛膜培養(yǎng)。
b、一般一個培馴周期為十五天,視生物相形成情況投加營養(yǎng)水原及物料,增加溶解氧的釋入,定時觀測活性污泥負荷及澎脹比例(水:泥為20—30%)。
c、達到(b)或載體形成生物膜,開始增添適量原生產污水,須約兩周時間穩(wěn)定水質逐步達到滿負荷運轉,同時應加大活性污泥回流,保持充足的污泥比例(15—20%)。
d、應定時定量開閉風機,測定溶解氧指數和微生物相的形成及活動情況,同時注意風機溫度,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e、每天檢測一次微生物種類、物相、掛膜情況,定時定量補充養(yǎng)料,測定水質變化,確保生態(tài)平衡。
二、設計基礎
1、設計原則
1)設計必須符合適用的要求 選擇的處理工藝、構筑物(建筑物)型式、主要設備、設計標準和數據等,應zui大限度地滿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證污水處理站功能的實現。
2)設計采用的各項數據必須可靠 設計所選用的原始數據必須可靠、準確,并保證必要的安全系數。同時對于新技術、新結構和新材料的采用必須積極,但需慎重。
3)設計應符合經濟的要求 設計中一方面盡可能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價,選用質優(yōu)價廉的設備;另一方面又必須保證在工程運行過程中,盡量的減少運行費用。
4)設計技術應當力求和合理 設計中必須根據生產的需要和可能,在經濟合理的原則下,盡可能采用技術。在機械化、自動化與儀表化程度方面,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需要和可能及設備的供應情況,妥善確定。
5)設計應適當注意美觀和綠化 污水站采用全地下式結構,與周圍環(huán)境力求和諧。
6)設計應符合易于維護管理的要求 污水處理站對人員的素質要求普遍不高,因此應盡可能的使整套處理系統(tǒng)易于維護管理。
2、設計依據
(1)甲方提供的有關現場污水資料;
(2)國內有關生活污水處理的工程經驗和運行資料;
(3)國家現行的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定。
(4)《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5)《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6)《污水回用設計規(guī)范》;
(7)《生活污水處理設計規(guī)范》CECS 0788;
三、工藝簡介及特點
1、工藝簡介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目前該技術廣泛運用于排放要求高或者中水回用處理,在各方面均具有較大優(yōu)勢。它是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了二沉池。通過膜的截留可保證反應池中具有較高的污泥濃度,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可以分別控制,難降解有機物可在反應池中充分降解。因此,MBR工藝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反應器的功能。
2、工藝特點
(1)出水水質優(yōu)質穩(wěn)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tǒng)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用途較廣。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使得系統(tǒng)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wěn)定獲得優(yōu)質的出水水質。
(2)剩余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下運行,由于MBR膜池內膜的截留,一次剩余污泥產量極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3)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jié)省; 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4)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HRT)與污泥停留時間(SRT)的*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wěn)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5)無需進行深度處理
高效的固液分離將污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該工藝所采用的MBR膜孔徑為0.08-0.3μm,細菌不能通過,理論上無需消毒處理。因此采用該工藝不須經深度處理即可直接回用。
各個處理構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于初沉池前.以減輕沉淀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筑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鐘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tǒng).多爾沉砂池和鐘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tǒng).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筑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筑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筑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筑物的運行條件并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和豎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撇渣機.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響.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4.生物處理構筑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tǒng)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但目前應用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干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四、設備維護保養(yǎng):
1、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應建立一套定期保養(yǎng)制度,主要易損部件是風機與水泵。
2、定期檢查風機與水泵各部螺絲松動情況,填料函的松緊情況,軸承的溫度和潤滑油的油質和油量,保證各部件正常,同時檢查消毒劑的投加及剩余量。
3、必要時調整加量并補充消毒劑,風機及水泵須每運行5000-8000小時進行一次保養(yǎng)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