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0.5噸每天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0.5噸每天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現(xiàn)狀
目前農(nóng)村水環(huán)境問題嚴重,缺乏有針對性的*適用污水處理技術。目前農(nóng)村污水處理方法有:化糞池、穩(wěn)定塘、人工濕地等。這些技術對于氮磷的去除效率不理想,同時占地面積大,而且穩(wěn)定塘還有嚴重的底泥淤泥問題。本集成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建造和運行成本低,設計巧妙,結構簡單,脫氮除磷效果好且穩(wěn)定(包括COD、氨氮、TN、TP的去除)。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將不同填料添加到混合模型層來增強系統(tǒng)的除污能力。處理水可以回用,系統(tǒng)可以長期運行,退役后填料可以回收歸農(nóng)田用,提高了資源回用率。在村鎮(zhèn)污水處理領域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適合于經(jīng)濟較落后的農(nóng)村分散農(nóng)戶等污水處理。本發(fā)明通過集成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方法,并構建了相應的集成式一體化處理設備,無需專業(yè)維護,對于我國廣大農(nóng)村散戶型的生活污水和村鎮(zhèn)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而言,是一種經(jīng)濟適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設計范圍:
1.本方案設計范圍從污水進入廢水處理站開始,到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為止的全過程,污水施工起點從污水井調(diào)節(jié)池入口開始。
2.本方案設計包括污水處理站內(nèi)治理工藝、管道工程、設備及安裝工程、電氣工程。
3.電氣設計從污水站入戶端開始。
組成部分
設備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yè)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角氧化法,水質(zhì)設計參數(shù)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zhì)設計計算,按進水平均為BOD5 200mg/l計,出水BOD5按20mg/l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組成?,F(xiàn)分別論述如下:
(1)初沉池:HWSZ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為0.2-0.3毫米/秒,沉淀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提至污泥池。(注:HWSZ0.5-5m3/h不設初沉池)
(2)接觸氧化池: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總停流時間為2.3-3.0小時 ,填料為新穎梯形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注:HWSZ0.5-5m3/h接觸池為二級)
(3)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只豎流式沉淀池并聯(lián)運行,上升流速為0.1-0.15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氣提至污泥池。(注:HWSZ0.5-5m3/h污泥自流到污泥池中)
(4)消毒池及消毒裝置:消毒池按規(guī)范:“TJ14-74”標準為30分鐘,若是醫(y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
消毒采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jù)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需要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業(yè)污水,消毒池與消毒裝置可以不要)
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提至HWSZ的污泥池內(nèi)進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內(nèi)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注:HWSZ0.5-5m3/h污泥采用厭氣消化) (6)風機房、風機:風機房設在消毒池的上方,風機房進口采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基本無噪聲。風機采用二臺L型羅茨鼓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
工藝說明
生活污水處理比較成熟的工藝一般采用生物化學法處理,而且處理費用,常用工藝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接觸氧化法、SBR法等。
1普通活性污泥法
對于處理量比較大的城市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是應用較多的技術之一。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在曝氣供氧的條件下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機物,是目前應用廣泛,比較成熟的工藝,對于有機物的降解效率也比較好。
但是普通活性污泥法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主要是:
①對水質(zhì)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強;
②所供的氧不能充分利用,因為在曝氣池前端廢水水質(zhì)濃度高、污泥負荷高、需氧量大,而后端則相反,但空氣往往沿池長均勻分布,這就造成前端供氧量不足、后端供氧量過剩的情況。
因此,在處理同樣水量時與同其它類型的生化法相比,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池相對龐大、占地多、能耗費用高,同時污泥量大,而且運行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污泥膨脹,還需要污泥回流,在運行管理上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