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外墻保溫裝飾一體板除了八大優(yōu)勢還有哪些不足
閱讀:238 發(fā)布時間:2020-7-20外墻保溫技術按保溫層所在的位置分為外墻內保溫、夾心保溫和外墻外保溫三大類。
一、外墻內保溫
外墻內保溫是在墻體結構內側覆蓋一層保溫材料,通過粘接劑固定在墻體結構內側,之后在保溫材料外側作保護層及飾面。
外墻內保溫是在外墻結構的內部加做保溫層,目前常用的內保溫做法主要有三種:
1.內貼預制保溫裝飾一體板,包括增強水泥類、增強石膏類、聚合物砂漿類板材。板的規(guī)格分條板和小板,條板寬度一般為600mm,長度為一個層高;小板一般為600mm×900mm。
2.內貼增強粉刷石膏聚苯板,即在墻上粘貼聚苯板,用粉刷石膏做面層,面層厚度8mm~10mm,用玻纖網(wǎng)格布增強。
3.內抹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即在基層墻體上經(jīng)界面處理后直接抹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再做抗裂砂漿面層,用玻纖網(wǎng)格布增強。其他常用的保溫漿料有復合硅酸鹽保溫砂漿、海泡石保溫砂漿、珍珠巖保溫砂漿以及稀土復合保溫砂漿等。
外墻內保溫的優(yōu)點:
1、它對飾面和保溫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術指標的要求不甚高。紙面石膏板、石膏抹面砂漿等均可滿足使用要求,取材方便;
2、內保溫材料被樓板所分隔,僅在一個層高范圍內施工,不需搭設腳手架。
外墻內保溫施工簡便,造價相對較低,且施工技術及檢驗標準比較完善,但存在以下問題:
1.難以避免熱(冷)橋,使保溫性能有所降低,在熱橋部位的外墻內表面容易產(chǎn)生結露、潮濕甚至霉變現(xiàn)象。
2.保溫層做在室內,不僅占用室內空間,使用面積有所減少,而且用戶二次裝修或增設吊掛設施都會對保溫層造成破壞,不易修復。
3.不利于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保護。
4.保溫層及墻體出現(xiàn)裂縫成為普遍現(xiàn)象,而內保溫隔熱裂縫時時刻刻處于住戶的視野中,對住戶的審美和心理會產(chǎn)生長期的影響,成為投訴焦點。
二、外墻夾心保溫
外墻夾心保溫技術是將保溫材料置于同一外墻的內、外側墻片之間,內、外側墻片均可采用傳統(tǒng)的粘土磚、混凝土空心砌塊等。 這種保溫形式的優(yōu)點為:
1.防水、耐候等性能均良好,對內側墻片和外墻外保溫材料形成有效的保護。
2.對保溫材料的選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巖棉等各種材料均可使用。
3.對施工季節(jié)和施工條件的要求不高,不影響冬季施工。
近年來,外墻夾心保溫技術在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北部等嚴寒地區(qū)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但非嚴寒地區(qū)此類墻體與傳統(tǒng)墻體相比偏厚,且內、外側墻片之間需有連接件連接,構造較傳統(tǒng)墻體復雜,抗震性能差,建筑中圈梁和構造柱的設置尚有熱(冷)橋存在,保溫材料尤其是外墻外保溫材料的性能仍然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三、外墻外保溫
外墻外保溫技術是將外墻保溫裝飾板安裝在外墻外表面。與內保溫及夾心保溫相比,外墻外保溫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1.熱工性能高,保溫效果好,綜合投資低。
2.不僅適用于新建工程,也適用于舊樓改造,適用范圍廣。
3.外墻保溫裝飾板安裝在主體結構的外側,能夠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的壽命。
4.基本消除熱(冷)橋的影響,同時消除結露和霉變現(xiàn)象,提高了居住的舒適度。
外保溫是目前大力推廣的一種建筑保溫節(jié)能技術,將成為墻體保溫的主要形式,總體分析比較而言,外墻外保溫技術相對其他兩種技術優(yōu)勢更為突出、市場前景也更為廣闊;而外墻外保溫技術中,施工簡便、性價比較高的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tǒng)的應用范圍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