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消毒設備技術可靠
二氧化氯發(fā)生器由組供料系統(tǒng)、反應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真空吸收系統(tǒng)、安全系統(tǒng)等組成。接下來我們?yōu)榇蠹医榻B一下它的各個系統(tǒng)的作用;
二氧化氯發(fā)生器,柜體采用碳鋼噴塑材質,智能型工業(yè)人機界面顯示器,面板上設有自動/手動轉換開關,設備開、停按鈕和運行故障信號指示燈等。控制柜配有向中心控制室傳輸各設備狀態(tài)顯示信號的接口。二氧化氯發(fā)生器與加藥系統(tǒng)共同使用一臺控制柜,一控二。控制系統(tǒng)的加熱單元采用自動恒溫閉環(huán)控制,具有加熱水套缺水、溫度傳感器斷路、短路保護及超溫報警并自動停止加熱等保護功能運行保護單元具有動力水欠壓、缺料自動停機保護功能。
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吸收系統(tǒng)為水射器組件,同時具有動力水壓力下限報警功能,可以更好的保障系統(tǒng)工作安全,專業(yè)設計確保吸收后消毒液控制在安全范圍。
北極星環(huán)保網(wǎng)訊: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水平發(fā)展,每一年城市生活垃圾所產(chǎn)生總量增速約為 10%以上,估計到 2030 年國內城市生活垃圾預計達到4億t。 國內大多數(shù)城市通常采用衛(wèi)生填埋,但對填埋產(chǎn)生的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成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必須解決的問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所排放的滲濾液中污染物成分多。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不斷完善改進創(chuàng)新,從安全、經(jīng)濟、環(huán)境多方面綜合考慮,采用多組合工藝使?jié)B濾液處理后達標安全排放。
一、滲濾液的來源及特點
(一)滲濾液來源
垃圾滲濾液主要來源于降水和垃圾自身含水,當垃圾中的濕度水平超過其持水能力(即大濕度,亦即垃圾中的多孔媒介物質中含有大量水而不至于產(chǎn)生水的下滲)時就會產(chǎn)生滲濾液。根據(jù)有關資料顯示,垃圾含水達到47%時,每噸垃圾可產(chǎn)生0.0722t滲濾液。在生活垃圾填埋場中,滲濾液的產(chǎn)生因素及特點如下:
(1)直接降水:降水包括降雨,它是滲濾液產(chǎn)生的主要來源;
(2)地表水滲入:包括地表徑流和地表灌溉,具體數(shù)字取決于填埋場地周圍的地勢、覆土材料的種類及滲透性能、場地的植被情況及排水設施的完善程度,地表灌溉與地面的種植情況及土壤的類型。
(3)地下水:如果填埋場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滲入填埋場內,滲濾液的數(shù)量和性質與地下水和垃圾的接觸情況、接觸時間及流動方向有關。如果在設計施工中采取防滲措施,可以避免或減少地下水的滲入量。
(4)廢物中水分:隨固體廢物進入填埋場中的水分,包括固體廢物本身攜帶的水分以及從大氣和雨水中的吸附量(當儲水池密封不好時)。入場廢物攜帶的水分有時是滲濾液的主要來源之一。
(5)覆蓋材料中的水分:隨覆蓋材料進入填埋場中的水量與覆蓋物質的類型、來源以及季節(jié)有關。覆蓋層物質的含水量可以用持水度來反映,即克服重力作用之后能在介質孔隙中保持的水量體積與覆蓋材料總體積之比。典型持水度對于砂而言為6%~12%,對于黏土質的土壤為23%~31%。
(6)有機物分解生成水:垃圾中的有機物質在填埋場內經(jīng)好氧、厭氧分解產(chǎn)生的水分,其產(chǎn)生量與垃圾的組成、PH值、溫度和菌種有關。
(二)滲濾液特點
垃圾填埋場則由于垃圾成分的復雜,垃圾的分解以及降水、地表水、地下滲透、灌溉及液體廢棄物、氣候條件等綜合因素的作用產(chǎn)生滲濾液的數(shù)量不盡相同。同時隨著填埋年限的增加,滲濾液在垃圾堆體的停留時間更長,滲濾液各項水質指標還會有更大的變化。一般滲濾液的PH值在4~9之間,CODcr在2000~62000mg/L范圍內BOD5在60~45000mg/L之間,NH3-N在300~4000mg/L之間。
二、垃圾滲濾液處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處理垃圾滲濾液面臨主要問題: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時間的延長, 填埋場垃圾滲濾液中的NH3-N 濃度就相應升高。 高濃度氨氮勢必引起垃圾滲濾液中的碳氮不平衡, 從而抑制生物化學處理滲濾液中的微生物。 生活垃圾滲濾液 BOD5/CODCr比值一般為 0.05~0.2,可生化性比較差,并且其滲濾液中含有一部分難生物降解的腐殖酸等大分子物質。
對于“老齡”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滲濾液,需經(jīng)過生物化學處理后的 CODCr 通常一般保持約為 500~800mg/L 區(qū)間范圍, 經(jīng)過后續(xù)附加的深度處理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要求。 目前深度處理技術主要以物理化學法為主,主要包括吸附、混凝沉淀、膜處理技術等常用技術方法。 有毒有害物如果被生物體所吸收,將會引起生物體的內分泌、神經(jīng)、免疫系統(tǒng)功能異常,導致“三致”等致癌的生物效應。 因此單獨采用單一的處理技術處理效果并不理想。
三、滲濾液處理技術介紹
目前,對垃圾滲濾液常見的處理技術的做法:
(一)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可大致分為厭氧生物和好氧生物處理兩種技術。
1.厭氧生物技術:在厭氧生物處理裝置中,滲濾液中的復雜有機分子被產(chǎn)甲烷細菌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產(chǎn)生極少數(shù)量的需要處理的污泥,同時還具有低能耗、低運行費和所需營養(yǎng)物少等優(yōu)點。成熟的工藝有厭氧濾池(AF)、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高效厭氧反應器(UBF)等。
2.好氧生物技術: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轉盤、滴濾池和氧化塘等,對于BOD5與CODcr比值遠大于0.5的早期滲濾液,含有大量易于生物降解的脂肪酸,好氧系統(tǒng)是非常有效的。但隨著填埋時間的延長,NH3-N濃度的過高影響了微生物的活性,CODcr濃度仍在500~2000mg/L之間,降低了處理效果,難以達到正常污水排放標準。
(二)物化處理技術
物化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滲濾液中的有毒有害重金屬離子及NH3-N,雖然物化處理不能*代替生物處理,但某些方法,如混凝、吸附、吹脫和電化學氧化等,則可作為預處理或深度處理而為滲濾液的達標排放和生物處理系統(tǒng)有效運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但化學氧化法處理效果不穩(wěn)定;活性炭吸附法適用于有機物比較高的廢水,且活性炭的污染較嚴重,再生困難,運行成本非常高,可行性低;混凝沉淀法對有機物去除率不高;吹脫法只對廢水中的氨氮有去除作用。所以,物化處理技術針對性強,處理效果單一。
飲用水消毒設備技術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