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水中懸浮雜質(zhì)的處理,除了采用沉淀、澄清固液分離法之外,還有與之相反的浮升分離法,稱為氣浮法。它是在被處理的水中通入空氣,并使之形成微小氣泡形式而析出成為載體,從而使水中絮凝體粘附在氣泡載體上,并隨之浮升到水面,形成氣泡浮渣(氣、水、絮凝顆?;旌象w)從水中分離出去。
根據(jù)氣泡產(chǎn)生的不同方法,水處理設(shè)備的氣浮法分為:布氣氣浮法(分散空氣氣浮法);電氣浮法(電解凝聚氣浮法);生物及化學(xué)氣浮法;溶氣氣浮法(溶解空氣氣浮法)。
溶氣氣浮法是在一定壓力下使空氣溶解于水并達到過飽和狀態(tài),然后再驟然減壓至常壓,使溶于水的空氣以微氣泡形式從水中逸出,從而達到氣浮作用。根據(jù)氣泡析出于水時所處的壓力情況,溶氣氣浮法又稱分壓力溶氣氣浮法和溶氣真空氣浮兩種。
在上述多種氣浮中,目前用于給水凈化處理的只限于壓力溶氣氣浮法中部分回流溶氣工藝。所以本文主要論述該種氣浮法,其他氣浮法由于一般不適用于給水凈化處理。
壓力溶氣氣浮特點
壓力溶氣氣浮由于隨著壓力的增大,空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不斷增加,使氣泡量足以滿足氣浮需要,而且經(jīng)驟然降壓,釋放出大量微氣泡平穩(wěn)、微細、均勻、密集度大。釋放出的微氣泡大量粘附于絮粒上,由于氣泡的重力密度遠小于水,浮力很大,使水中的絮粒迅速上浮,因而提高了固液分離的速度。
同時在操作過程中,氣泡與水的接觸時間可人為加以控制。另外,此法工藝比較簡單,造價較低,管理維修也較方便。因壓力溶氣氣浮的凈化效果較高,在給水凈化處理中得到較廣泛的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