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生活污水如何處理,用什么工藝
什么是污水?
水中的污染物通??煞譃槿箢?,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到目前為止,有關致病細菌和寄生蟲的研究較多,且已有較好的滅活方法。但對致病病毒的研究尚不夠充分,也沒有*的病毒滅活要求標準。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懸浮物、熱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于局部地區(qū)?;瘜W性污染物包括有機和無機化合物。隨著痕量分析技術的發(fā)展,至今從源水中檢出的化學性污染物已達2500種以上。
那用什么來具體描述水受污染的程度呢?
水質(zhì)指標就是我們用來定量描述水質(zhì)的東東。常見的水質(zhì)指標有COD(化學需氧量)、BOD5(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TN(總氮)、TP(總磷)、pH、大腸菌群等,其中COD應該是最為廣泛熟知的指標,一般籠統(tǒng)的介紹水質(zhì),都是用這個,比較清晰。
二、污水的最終出路
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
等等都會產(chǎn)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wǎng)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也就是XX污水處理廠,大部分地區(qū)都有的啦)。工業(yè)廢水來自產(chǎn)生集中的生產(chǎn)部門,比如工廠、
實驗室、工業(yè)園區(qū)等,一般是處理至合適水質(zhì)后排至污水管網(wǎng),與生活污水一起處理。雨水比較特殊:除特殊地區(qū)的雨水徑流作為工業(yè)廢水對待外,大部分分為兩種情況:經(jīng)濟發(fā)達的,建設單獨的雨水管網(wǎng),即雨污分流模式,這樣生活污水送去處理,雨水可處理可排放(在中國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還來不及處理呢,怎
么還顧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單獨建設雨水管網(wǎng),二者共用管網(wǎng),即雨污合流模式,這種模式下,旱季不會有問題,污水全部送去處理,但在雨季下,由于水量激增,可能超過管網(wǎng)的容納能力,多余的水量就會溢流出處理體系,由于這里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從這大家也該看出來了,水處理明顯受經(jīng)濟制約的)
那水處理后去哪了呢?一般三個去向:(1)向地表水體排放,這是最常見的啦。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擔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標準時,就已經(jīng)考慮到受納水體的環(huán)境承載容量了。但要是偷排的話,那肯定要污染了?!段鬯C合排放標準》規(guī)定了不同場合下水質(zhì)的排放標準。(2)工農(nóng)業(yè)利用,水質(zhì)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利用了,如綠地灌溉、沖洗廁所、洗車、工藝用水、冷卻用水、鍋爐補充水等。(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區(qū)由于對水資源采用過度,會導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哦: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為地下水的修復要比地表水的修復難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三、污水的處理方法
利用微生物處理污水實際就是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微生物能從污水中攝取糖,蛋白質(zhì),脂肪,淀粉及其它有機化合物作為微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經(jīng)過一系列的酶促反應,這些有機物在微生物體內(nèi)得到分解利用,有些合成微生物自身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物質(zhì),有些則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微生物新陳代謝類型有需氧型和厭氧型兩種,因此,污水生物處理方法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水中有溶解氧存在的條件下,借好氧和兼性厭氧微生物(其中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來進行的。在處理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的有機物都能被相應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用好氧法處理污水,基本上沒有臭氣,處理所需的時間比較短,如果條件適宜,—般可去除BOD九成以上 。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無氧的條件下,借厭氧和兼性厭氧微生物(其中主要是厭氧菌)的作用來分解污水中有機物的,也稱厭氧消化或厭氧發(fā)酵。厭氧生物處理主要應用于有機污泥和高濃度有機污水的處理。由于是密閉發(fā)酵,所以在處理過程中不影響周圍環(huán)境;同時隔絕空氣又加以高溫發(fā)酵,可以釘死寄生蟲卵和致病菌;并且可以產(chǎn)生生物能源甲烷。因此厭氧消化法近年來漸漸受到重視,但由于所需時間長,對設備要求嚴格,因而影響其迅速推廣。
在污水處理中,通常是以有機物在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氧量這一綜合性指標來表示有機污染物的濃度,如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指在特定的溫度和時間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機物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約占生化需氧總量的一大半,故采用生化需氧量來表示污水中可降解有機物的濃度是比較合適的。但污水中有機物并不是都能較快降解的,在工業(yè)廢水中,可以結(jié)合化學需氧量等指標表示有機污染物的濃度。
只有生化需氧量高的廢水才適宜采用生物處理,化學需氧量很高但生化需氧量不高的廢水不宜采用生物處理。對于有毒的廢水,只要毒物能降解,就可用生物法處理,關鍵是控zhidu物濃度和馴化微生物。
污水生物處理方法包含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厭氧生物化學法、固定化微生物法,生物處理法通常配合化學混凝處理效果更好,化學混凝藥劑處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