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大基因研究院獲悉,癌癥基因組聯(lián)盟(ICGC)12月5日宣布在中國發(fā)起四個新項目,主要針對結直腸癌、食道癌、肝癌和鼻咽癌的驅動基因進行檢測。
目前,中國每年約有270萬人被診斷為癌癥,190萬患者死于癌癥。中國在癌癥基因組學領域的巨大投入,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從中更好地了解高加索人種和亞洲人種癌癥患者的遺傳和生活方式之間的差異。
ICGC帶領科學家對各種常見和罕見的癌癥進行基因組圖譜繪制,主要目標是在范圍內,對社會和臨床具有重要意義的50多種癌癥的2.5萬多個癌癥患者進行致癌突變檢測。
據悉,新項目中所涉及到的這幾種類型的癌癥,在中國遠比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更為常見。例如,胃癌、食道癌和肝癌在中國的發(fā)病率是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兩倍,鼻咽癌患者有70%都發(fā)生在中國。ICGC在法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的團隊所主導的食道癌、肝癌和結直腸癌基因組項目的實施,將使不同國家不同人種之間的比較研究成為可能。
加拿大安大略癌癥研究所主任、ICGC的發(fā)起人之一Tom Hudson博士表示:“很欣喜地看到科研人員之間通過合作來促進癌癥基因組學的發(fā)展,他們的努力以及數據驅動的力量,將會給患者帶來健康和幸福。”
這四個新項目的研究人員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香港等12個城市的19個醫(yī)院或研究所。這四個新項目將由北京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呂有勇和華大基因主席、*院士楊煥明提供指導,由中國醫(yī)學*院長、*院士曹雪濤和軍事醫(yī)學*儀器測試分析中心主任、*院士張學敏監(jiān)管。
呂有勇表示:“研究人員使用這些數據,將在中國及的病人臨床管理中,使診斷檢測更為。”
截至2012年12月,ICGC已經收到來自亞洲、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在15個行政轄區(qū)的51個項目團隊的承諾,將進行超過2.5萬個腫瘤基因組的研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